活动

我馆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开展西樵山遗址出土细石器研究

  细石器是指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期甚至早期历史时期,存在于一定的区域性的人群制作的细小石叶、石制品组合,用于制作复合工具,代表了狩猎-采集经济的生业模式。细石器文化对于我们了解现代人的扩散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西樵山遗址作为华南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全新世中期细石器地点,以其丰富的学术价值吸引着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为进一步开展中国南北细石器文化对比研究,我馆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携手,联合开展开展西樵山遗址出土细石器研究。   

  2019年11月13日至17日,山东大学马欢欢副教授一行来馆就“西樵山遗址出土细石器研究项目”进行了为期5天的田野考察和学术调研。首先,对我馆收藏的西樵山遗址出土的细石器标本进行了观察、测量和照相等信息采集工作。其次,就细石器原料产地火石迳地点开展实地调查,并了解地层剖面等基本情况。然后,对西樵山遗址的樟坑背、南蛇岗、旋峰岗和灶岗等出土细石器地点进行田野考察,重点对至今仍有细石器出土的樟坑背地点进行了地毯式搜寻并采集石器标本。此次田野实地考察使用了无人机航拍地貌和GPS定位系统,还在樟坑背和旋峰岗两个地点采集了土样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作为细石器年代测定依据。


图一  樟坑背地点采集细石器标本


图二 火石迳地点细石器原料产地调查


图三   赴旋峰岗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