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品鉴】清代南海名医何梦瑶
己亥末庚子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佛山医护人员冲在防控救治最前线,佛山先后分4批派出351名医疗人员驰援武汉、荆州,为挽救人民生命作出了卓越贡献。通过观察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案,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何梦瑶画像
(出自《何梦瑶评传》,荀铁军著。说明:广州中医药大学郑洪教授根据广州博物馆1980年展出的何梦瑶画像描画,由刘小斌教授提供。)
那么在医疗设备相对落后的古代,传染病是如何防治的?当时的大夫又是如何救死扶伤的?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被称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的清代南海名医——何梦瑶。
《南海县志·何梦瑶传》
何梦瑶(1693-1764),字报之,号西池,晚年自号研农,广东南海人。1730年,何梦瑶考中进士后分发广西,历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1745年,何梦瑶在广西思恩县(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当知县时,思恩县爆发瘟疫,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他亲自参与防治瘟疫传染病。
吴又可《温疫论》
何梦瑶认为瘟疫与伤寒不同,是特异的致病物质侵袭人体后致病。于是,他运用明代吴又可《温疫论》的学术主张,在疫区诊治瘟疫病的过程中,对瘟疫病的汗、斑、苔、脉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了详尽的研究和记载。在治疗方面,何梦瑶主张重点在“逐邪”,他详细了解了瘟疫病的汗法、下法、下后变证、兼证、妇人小儿瘟疫、瘟疫后遗症,针对不同病症制定了药方,如:白虎汤、举斑汤、黄龙汤等。他将药方下发全县,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由于治疗效果比较好,当时的两广总督策楞下令将何梦瑶的药方发到各县,用来救治更多的人。
事后,何梦瑶从临床症状、辩证要点、用药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且编写了《四诊》作为县里医生的教材。后来,《四诊》被编入《医碥》第五卷。
《医碥》
《医碥》是何梦瑶在广西、奉天做官的时候所写,是何梦瑶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全书共7卷,记录了前人的智慧以及列举了大量的临床实践,论述了医学理论的见解。如:对六腑功能的解释,对脾胃在人体的“后天培养之功”的说明,对瘟疫、虚损等的认识和治疗方案等等。《医碥》到了清朝末期已经颇有名气,不少医学家如:赵学敏、元胤、周岩、周学海等人研读此书,吸取精华。何梦瑶在医学上除了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医学经验,最重要的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民众传播医学知识。例如,他所著的《乐只堂人子须知》中“十二经脉歌”:
“肺脉中焦起络肠,还循胃口属辛乡。却从肺系临中府,上历云门臑内行......”
何梦瑶以押韵歌诀的形式,总结了药学理论,既方便学医的人记忆,又能使医学知识在百姓中口口相传。这就好比现代防疫的口号: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勤通风、保健康。
佛山已连续十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抗疫战的胜利就在眼前!让我们学习借鉴古人,共筑抗疫防线,南博君期待与你相见!
知识扩充:
何梦瑶(1693年—1764年),是康乾时期典型的广东士人。自小接受宗族启蒙和私塾教育,成人后经历教书、习医、做官的过程。在宦海沉浮十九年,游历南北。他辞官回乡后,在粤秀、端溪、越华书院执教。
何梦瑶的一生著书无数,如:《医碥》、《伤寒近言》、《人子须知》《妇科辑要》、《婴科辑要》、《痘疹辑要》、《针灸吹云》......涉猎广泛,涵盖学术范围有:诗文、医学、易学、算学、音律等等。何梦瑶的诗词主要集中在《匍芳园诗钞》。
何梦瑶的部分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