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扩展

知识扩展

【在线品鉴】忆往昔,古代南海人的“高考”之路


  又到一年高考季了,不知道各位考生在考试中有没有超常发挥呢?
  高考是中国现代人才选拔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它为我国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在高考之前,中国又是怎样选拔人才的?今天,让南博君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古人是如何在科场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数千年的变革,不同时期都有适应其时代需求的选拔制度,如: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等。而我们所熟知的科举制度,它萌发于南北朝,初创于隋代,唐、宋逐渐完备,至明清达到鼎盛,于1905年正式废除。中国科举制历经1300年,对中国文明的进程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都有很大影响。
  科举制分为文科和武科,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为广大寒门子弟提供了鱼跃龙门、步入仕途的机会。接下来南博君将以清代文科科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清代学子们的“高考”之路。



  在踏上科举之路前,考生们需参加童试以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录取后升级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这是科举之路的起点。
  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进行。乡试是由各省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称为乡闱、秋闱。但并非所有秀才都能参加乡试,他们必须先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举行,它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参加考试的是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此参加殿试并被录取的进士也称为“天子门生”。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南海历代进士统计表》


  明清两代,南海的科举成绩卓著,名人辈出。清代湖南巡抚吴荣光曾说:“国朝制科,广东九郡举人中额七十有二名,每科广州郡几居其半,广州十四属,南海又几居其半。”
  历史上,南海共产生了400多名的进士,其中有3名文状元,1名武状元,“南海衣冠”成为了南海文教昌盛的代用语。南海不仅产生了多个科举家族,更有一条被民间誉为“翰林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村委会松塘村,自宋代开村距今近800年历史,在2010年12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仅在明、清两代就有五人考取进士,行伍出身而晋身府台者一人。松塘村内旗杆夹林立,反映了松塘村人才辈出的赫赫功绩。在清代,村内区玉麟、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四人入职翰林院,故民间有“翰林村”之美誉。
  1905年以后,持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现代教育制度逐步兴起,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学子鱼跃龙门,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