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三十四期—朱次琦行书《祭陈任甫大令文》


  


  朱次琦行书《祭陈任甫大令文》,纸本,尺寸:纵26.2厘米,横16.5厘米。


  释文:祭陈大令文 大令卒于丁酉 越二岁过其墓 见邱封翳然 忆旧伤怀 泣然流涕 为文祭之惟道光十九年 岁在己亥三月 日 同研生朱次琦敬以生刍之奠 祭于亡友任甫大令九兄之灵曰 吁嗟 令君时之畯造 民望国华 人龙天宝 离彼不祥 呜呼 宿草不鄙 谓予幽贽 先盟私我下我贶我以诚 至今我眼尊君仪形 云何簪盍 誓叹无声 云何梡俎 不睹亏赢 跻君之堂 降君之庭 呜呼 杳矣 真不吊矣 夜壑藏舟 永潜曜矣 悠悠百年 芒芒九纮 吁嗟令君 谋面来生 尚饗

  作者简介:朱次琦(1807—1882),字子襄,号稚圭,广东南海九江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咸丰二年(1852)任山西襄陵知县,旋引疾归隐。讲学于南海九江礼山草堂,学者称九江先生,从学者颇多。康有为、梁耀枢、简朝亮皆其门生。擅书法,粤人宝爱,争相珍藏。生平论学,平实敦大。曾著有《国朝名臣言行录》、《五史实征录》、《晋乘》、《国朝逸民传》、《性学源流》、《蒙古闻见》等,病笃时尽焚之。其弟子简朝亮辑集他的诗文言论编成《朱九江先生集》10卷。

  作品赏析:此祭文朱次琦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文中涂抹修改,即说明该作为一篇草稿,时年朱次琦亦高中举人。朱次琦手迹流传较少,弥足珍贵。从朱次琦传世书迹来看,这是其有纪年的早期行书手札。道光四年(1824),朱次琦肄业于羊城书院,开始接受系统的书院教育。羊城书院的山长谢兰生传授笔法于朱次琦。谢兰生书法学颜真卿,并参以褚遂良、李北海笔意,形神兼备。康有为在谈及朱次琦书学来源时亦说:“先生当世大儒,余事尤工笔札。其执笔主平腕竖锋,虚拳实指,盖得之谢兰生先生,为黎山人二樵之传也”[[[]康有为著:《广艺双舟辑》,第1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可以说朱次琦中年以前的书法,与乃师谢兰生先生书风相近[[[]谢光辉:《论朱九江、康南海书法及其传承》,《东方艺术》2009年第24期。]]。
朱次琦早期以学习二王、唐楷书法为主,是其书法的基础阶段,为科举取士,学习颜真卿、欧阳询行楷书,囿于唐楷规矩,书风秀丽,不能脱离时风影响,取法介于颜、欧之间。观朱氏此作,秀丽逸气的早期书风在此祭文中得以充分展现:可以看到字态,体势宽博开张,有秀逸之气,已初具颜体书风面貌;还不时参有欧体及楷书结构字法,瘦劲挺峻。道光二十七年(1847)朱次琦考取进士前的行书作品大致处于颜、欧两体的杂揉阶段,风貌为颜真卿的宽博开张,参以欧阳询的瘦劲秀气,表现出秀丽之气。同时,在朱次琦的手稿之中,还可看到作为一个学者书法的淡逸与超然。

参考文献:

  [1]康有为著:《广艺双舟辑》,第1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2]谢光辉:《论朱九江、康南海书法及其传承》,《东方艺术》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