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五十三期—邬庆时致冼玉清函


邬庆时致冼玉清函,质地:纸,年代:中华民国,尺寸:纵14厘米,横24.3厘米。
 

【释文】:冼馆长 来函及潘诗诵悉 谢谢 和潘诗已经寄 不敢多劳 另录一纸呈正 广东刊物多载本地风光 极表赞同 余荫山房因限于面积 甚形纤巧 但短小精悍 亦见剪裁 有一石山最佳 闻已拆毁 至可惜 玲珑水榭外之小池 闻亦填平 深柳堂又已改变面目 其他各处已俱一新 无复旧时颜色 连居阁诗草 寸心草堂诗钞 评琴书屋诗钞 都有讲及 品鹤池馆 海阔天空簃 亦有题咏 但未出版 以面除兄示两种外 似尚有 但不复记忆 所不能识出 恕恕此复 即请著安 庆时 一月十一日

    邬庆时(1882—1968),字伯健,号楷才、白坚、东斋,生于广东番禺南村。幼承家学,长而受教于时敏学堂、两广方言学堂。先后效力于香山、龙门、宝安、高要、新兴等县及大元帅府财政部,后任岭南大学庶务主任兼文科讲师。主修《桂平县志》《续番禺县志》《宝安县志》《龙门县志》《高要县志》《中山县志》《新兴县志》《茂名县志》,主编《广州年鉴》,著有《孝经通论》《经学导言》《番禺隐语解》《白鹅洲小志》《齐家浅说》《自然略说》等。

    冼玉清(1895—1965),别署琅玕馆主、西樵山人,原籍广东南海西樵简村。1895年出生于澳门,在灌根私塾读书七年,随名儒陈子褒习文史。后去香港,入圣士提反女校学习英文,又师从名画家李凤廷学画。1918年转学至广州岭南大学附中。1920年考入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任历史系助教。1927年转任岭南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岭南大学文物馆馆长。先后兼任广州市博物馆顾问、广州市政府文献委员会委员、勷勤大学教授等职。1952年转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中山纪念馆主任。1956年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1965年10月在广州病逝。有“广东才女”之誉。著有《碧琅玕馆诗抄》《赵松雪书画考》《广东印谱考》《招子庸研究》《更生记》《广东鉴藏家考》《广东女子艺文考》等。


    作品赏析:自媒体高度发达和信息化无限膨胀的时代,信函已逐渐远离我们的日常。信函一般随事敷文,脱手而成,不容作者有过多的修改与雕饰。晋人陆机《文赋》云:“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尺素”虽小,然则小中见大。此札尺牍勾勒出学人邬庆时与岭南才女冼玉清交往的翰墨往事。
    方志学颇有建树的邬庆时与冼玉清素有交往,常切磋诗词。1926年邬庆时离开大元帅府财政部,任岭南大学庶务主任兼文科讲师[1],冼玉清亦在岭南大学任教职。冼玉清撰《漱珠冈志·本山》载有邬庆时赋诗一首《梁方仲招同冼玉清游漱珠冈次玉清韵》:“倚栏犹见旧时梅,廿五年前两度开。顽石一拳应共拜,老松五鬣果谁栽。纵谈往事搜诗料,小立斜阳扫劫灰。尚有青山青史在,不嫌无地起楼台。”[2](《半帆楼诗稿》十一),足见他们多有交谊。
    缘由“广东刊物载本地风光”,冼玉清忙于地方历史文献和乡邦掌故的搜集[3],邬庆时向冼玉清详举了“甚形纤巧,但短小精悍”的余荫山房。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是清代广东四大古典私家园林之一。邬氏家族是余荫山房私家园林的主人,邬庆时作为邬氏家族的后裔,对余荫山房的情况如数家珍,信中提及余荫山房的重要景点玲珑水榭和深柳堂。玲珑水榭是园主人邀集骚人墨客挥毫雅叙之地,深柳堂则是该园书法绘画与木刻工艺的集中之地。邬庆时列举了黄禧《连居阁诗草》、李欣荣《寸心草堂诗钞》和潘名熊《评琴书屋诗钞》对余荫山房都有讲及,第宅品鹤池馆、海阔天空簃对余荫山房皆有题咏[4]。此通寸缣短札记录了邬庆时与冼玉清交往的琐碎文字记录,亦可窥见离我们渐行渐远学人们的身影与风雅。


注释:


[1]靖时父:《广州方志学家邬庆时》,载于关振东主编《粤海星光》,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2]冼玉清撰,陈永正补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漱珠冈志》,第3篇,《本山》,第34—35页。
[3]王美怡:《冼玉清与广东文献整理研究》,《开放时代》2011年第12期。
[4]黄任恒著:《番禺河南小志》,第232—24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