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七十九期—康有为致某君函

康有为致某君函,质地:纸,年代:1908年,尺寸:纵20.2厘米,横25.6厘米。

释文:大行皇帝变法救国,舍身救民,乃为袁贼世凯所买医毒弑,自古伤惨未有过此。夫以匹夫死于非命,义士犹有悼其冤而思白之者,乃以三十四年御宇舍身救民之圣主,而冤死同于蝼蚁,天下无有敢正言其罪者,中国犹为有人心乎?吾党以保皇为义为职,发明此冤,以激众愤,讨贼复仇尤不能。乃今阅《商报》,无一字及之。且上十九日以前无病,廿日西后几死闭宫门,上乃中毒。吾于廿一日遍电欧、美、亚各埠(且剪稿兼录),以袁贼毒弑(上久病事尤谬,此袁贼造言耳)。而《商报》无之,岂不自相违反,又令吾会众是非何明乎?真可痛恨也。即《国事报》亦令拚封以发(主笔预走)袁贼事,况《商报》在海外,何畏乎?更有奇者,廿二、三后即电港,令商、国二报发袁贼毒弑事,经得复电,云照办。我放心矣,今一一不照。《商报》犹如此,况《国事》乎?《国事》究如何?望复。

  1908 年11 月14日至15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而死。康有为认定是袁世凯毒害了光绪皇帝,理由为:袁世凯戊戌年曾出卖过光绪皇帝,如果太后先死,光绪皇帝掌权,会追究袁世凯戊戌告密之罪,袁世凯因此毒杀光绪以求保命。戊戌逃亡海外以来,康梁一直以“保皇”为旗帜,而光绪亡故,康梁面临无“皇”可保之局面,是一次致命打击。光绪死去,加深了康梁对袁世凯的厌恶与仇视。
  保皇会善于在海外各处制造舆论,以报业为宣传政治主张的喉舌,影响国内政局。此信未署日期,据内容可知当写于光绪去世后不久。信中的“廿一日”应为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即1908年11月14日。当日,康有为给分布欧、美、亚各地的保皇会团体发去“袁贼毒弑”电报[1]。信中的“廿二三”,即农历十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即1908年11月15、16日。这两天之后,康有为再发电给香港,命令《商报》和《国事报》发“袁贼毒弑事”,刊发文章,揭露袁世凯毒死光绪之事。
  康有为明确指示保皇会所属报纸香港《商报》和广州《国事报》宣传袁世凯毒杀光绪的舆论,但两报未做响应,康有为因此严厉斥责两报负责人[2]。康有为还令上海《时报》宣传袁世凯毒弑事,但同样受到抵制。康有为抱怨说:“即如今袁毒弑,吾令《时》(《时报》)、《商》(《商报》)各报攻之,尚不肯”[3]。可见,保皇会内部亦政见分歧。
  康有为还向全国各省总督发出讨袁号召[4],但清廷官员却无人响应[5]。为此,康有为极其悲叹:“举国遂无兴兵讨贼者”“惜乎各省竟无讨贼之人”[6],“天下无有敢正言其罪者,中国犹为有人心乎!”[7]。两宫崩逝不久,康有为写给党人的信中反复强调袁世凯拥立醇王(载沣)父子,载沣“感激拥立之心”“袁遂以拥立功幸免”[8],康有为担忧载沣将会成为袁世凯的傀儡。
  1904年伍宪子奉康有为之命,帮助万木草堂弟子徐勤办香港《商报》,这应是其参与康梁政治活动之始[9]。香港《商报》:保皇会机关报,由徐勤主持,伍宪子负责编辑,以报道时政新闻为主。此信由康有为书写,电示香港《商报》,经达伍宪子之手。


注释:
  [1]李永胜:《两宫崩逝去后康梁反对袁世凯活动论述》,《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底3期。
  [2]南海博物馆编:《康有为手迹》,第262-263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3]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第609页,成文出版社1978年版。
  [4]《清光绪帝上宾请讨贼哀启》(1908年11月14日后),张荣华校编:《康有为全集》(卷九),第15页,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致本国各省总督电》(1908年11月19日),张荣华校编:《康有为全集》(卷九),第13页,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
  [5]李永胜:《从联袁到反袁:丁未政潮前后康梁对袁世凯态度的变化及其动因》,《学术研究》2023年第3期。
  [6]南海博物馆编:《康有为手迹》,第236-237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7]南海博物馆编:《康有为手迹》,第262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8]《康有为致某君函》,载自南海博物馆编《康有为手迹》,第236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胡应汉著:《伍宪子先生传记》,第8页,自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