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八十二期—徐勤致陈汝成、张玉涛、罗伯雅书札

徐勤致陈汝成、张玉涛、罗伯雅书札,质地:纸,年代:1913年,尺寸:纵24厘米,横12.8厘米。
释文:近山东孔道会王锡藩等公推长者为全国该会总长 长者已允就之 擬秋间开成立大会于曲阜 请长者归行开会礼 不日长者派蜕庵安仁往山东报聘 并与订会中各章及长者归期 弟意欲长者早一二月启行 在曲阜讲学数月 以昌孔道而收人才 孔子二千余年未有之盛会也 长者藉此讲学亦最好机会 安仁兄运动张勋派兵保护尤为安稳 近京中共和民主统一三党欲合并以制同盟 袁黎为会长 卓如为政务长 济武为党务长 事有十九可成 不日或可宣布 现尚甚秘密也 宋教仁被刺 众咸疑为该党内讧之故 然该党必四分五裂矣 时报算数事至今尚未举行 狄日以延缓为主 日间决然以法律对待之矣  港中人心 崧云言甚好 乞公留心联络之为叩 弟或下月乃归 匆匆即问 动定 弟半山叩 二月十七日  默庵(注:陈汝成) 树庵(注:张玉涛)伯雅(注:罗伯雅) 诸学兄故此   


  此信系徐勤手迹,署名为“半山”,丁未年(1907)徐勤致康有为信函业已使用过此署名[1]。1912年7月30日,《康有为致陈焕章书》曰:“近者大变,教化扫地,非惟一时之革命,实中国五千年政教之尽革,进无所依,退无所据。倾并议废孔教,尤为可骇,若坠重渊,渺无所属。呜呼痛哉!自吾中国以来,未危变若今之甚者也。虽然,时变之大者,必有夫巨子出济艰难而救之,今其时也。吾欲立孔教会以振之”[2]。康有为实欲借孔教会之名而在政治上有一番大的作为,以图实现未竞之业。信函中徐勤则说:“以昌孔道而收人才”。 
  正是康有为的幕后策划,直接授意,促使陈焕章等于1912年10月在上海成立孔教会[3]。其后,全国各地各种五花八门会社组织遍地开花,其中即有王锡藩等组织的山东孔道会[4]。早在孔教会成立时,孔教会就确定了每年大成节在曲阜召开全国孔教大会的计划。为了顺利地召开1913年第一届全国孔教大会,陈焕章多方与山东的孔道会联系,而孔道会在创立之初也有组织全国孔教徒在曲阜开会的设想。孔道会王锡藩推举康有为为全国该会总长。1913年2月15日,《康有为复王锡藩》信中康有为谦虚推辞:“惟承过许,推以所长,才质朽钝,惭辱大命,非所承也,岂敢任也”[5]。1913年11月,康有为被推举为孔教会会长。
  信中提及1913年共和、民主、统一三党欲合并为进步党抗衡国民党之事。对于宋教仁被刺,徐勤认为“众咸疑为该党内讧之故,然该党必四分五裂矣”,这主要为保皇会的政治观点。《与娴儿书》中,梁启超亦说:“宋教仁被刺死去,东中想已闻知。此事不知某派人所为(大约必是国民党中黄派),然必非出于我三党则可断耳”[6]。关于宋教仁案的真凶,学界有多种看法。梁启超所说“黄派”并无实据,反倒宋案发生后,以孙文为首力主兴兵讨袁,而以黄兴为首一派则主张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注释:
[1]《徐勤致康有为书》(1907年9月5日),载自上海文管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37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康有为致陈焕章书》(1912年7月30日),载自上海文管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36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张颂之:《孔教会始末汇考》,《文史哲》2008年第1期。
[4](日)森纪子:《民国时期尊孔运动的两条路线》,载自《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康有为复王锡藩》(1913年2月15日),录自《不忍》杂志第五册。
[6]《与娴儿书》(1913年3月22日),载《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第385页,漓江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