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八十七期—黄少强流离图通景屏


黄少强流离图通景屏,纸本设色,年代:1935年,尺寸:纵131厘米,横67厘米。

款识:骨肉流离道路中。此白香山句也。予去冬有塞上之行,道出金陵,不胜斯人憔悴之感。一日凌晨,踯躅道左,得此画本。北地民艰,触目成泪,今于南国狂欢之会,借斯题成是帧,又感不绝于予心矣。二十四年十月十二日南海黄少强作于广州民间画馆。
印章:①白文方印“黄”
②朱文方印“止庐”
③朱文方印“少强目睹”
④朱文方印“京华憔悴人”
⑤白文方印“绝塞归人”


作者简介:黄少强(1901—1942),名宜仕,字少强,广东南海官窑人。高剑父、高奇峰之学生。初专攻西洋画,自入美学馆后,努力写生。用西洋画技术从事国画绘制,以“法古变今”为其写画教条。作品取材于民间疾苦,在岭南画派中独树一帜。曾任广州市立美专国画系主任,1935年在广州创民间画馆,1939年在香港与画家叶少秉、何家访成立岁寒社。刊行有《画冢》《止庐民间疾苦图册》《止庐纪游画集》等。


作品赏析:《流离图通景屏》(亦名《骨肉流离道路中》),黄少强绘于1935年,典出唐白居易诗《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黄少强取其诗意,为平民写照,表现了当时劳苦大众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时代图景,亦是战乱流离、漂泊无依的平民之心声。
  现今美术史述作提及“流民图”,无法绕过蒋兆和于1942年前后创作的水墨画《流民图》,此幅表现抗日战争时期苦难国民群像的巨作。蒋兆和云“远师郑侠之遗笔,而作后流民图”[1],言述自己与传统并非毫无渊源。延续古代文脉的“流民图”在清末民国形成了一股创作风潮[2],其背后反映出画家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责任感。黄少强亦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李健儿对黄少强曾作评述:“其画自筑意境,扫弃常格,攸然自立”[3]。“特立独行”的黄少强,聚焦流民,其意象不仅指向以受灾群众、饥民为主体的传统流民,更增加了因战祸、贫困而死难、流亡、乞讨的人物形象,“流民图”俨然成为家国苦难的代名词。黄少强的作品中除《流离图》外,还有《残歌载道泪飘洒》[4]、《孝乞》[5]、《饥寒留剩骨》[6]、《背井离乡》[7]、《洪水流民图》[8]、《民间疾苦图》[9]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作品,无以为家的鳏寡孤独,都是他擘画摹写的主角。黄少强的《流离图》,用粗糙朴实的底色和舒卷流畅的水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安排与穿插高下、大小、远近自然布陈,不作人为掩饰、自由奔放。


黄少强洪水流民图[10]


注释:



[1]蒋兆和:《后流民图作者自序于胜利之日》,载刘曦林编:《蒋兆和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王一村:《清末民国“流民图”的传承、衍生与艺术成就》,《中国美术研究》2018年第2期。
[3]李健儿编著《广东画人录》,第75页,(香港)俭庐文艺苑1941年。
[4]广东美术馆编《黄少强·走向民间》,第74-7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5]广东美术馆编《黄少强·走向民间》,第9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6]广东美术馆编《丹青发嗟愤·黄少强作品集》,第62页,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7]广东美术馆编《丹青发嗟愤·黄少强作品集》,第168页,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8]广东美术馆编《丹青发嗟愤·黄少强作品集》,第205页,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9]广东美术馆编《丹青发嗟愤·黄少强作品集》,第214页,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0]广东美术馆编《丹青发嗟愤·黄少强作品集》,第205页,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