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县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6月18日,馆址设在西樵山白云洞云泉仙馆内。1987年7月,南海县博物馆从云泉仙馆迁往西樵山蟠龙洞。2006年8月4日,受台风“派比安”影响,西樵山出现了罕见的泥石流灾害,南海区博物馆馆址被严重损毁,随即迁往桂城南新三路5号原南海广播电视局旧址作临时办公场所。2008年11月20日,南海区博物馆迁建工程由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发文同意立项,建筑设计单位为广州市设计院和佛山市岭南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1月16日新馆动工兴建,2013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南海区博物馆是区直属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展示西樵山文化、广府文化等南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南海区博物馆占地面积3439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547.66平方米,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樵山南门入口处东侧,北倚风光秀丽、底蕴深厚的西樵山,西与国艺影视城相对,南临数万亩桑基鱼塘,环境幽雅,自然条件优越,是南海区建设“文翰樵山”岭南文化高地的一张亮丽名片。南海区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2023年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东省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佛山市及南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佛山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佛山市及南海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南海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党校现场教学点、中共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2024年成功获评为“佛山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五星级”、南海区第一批品牌社区教育学习中心,馆际交流展《妙剪生花——南海博物馆藏剪纸精品展》成功入选“2023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
南海区博物馆建筑设计从西樵山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石燕岩、滴水岩等古采石遗址中吸取灵感,将建筑体量纵横交错、相互层叠搭砌,形成了堆砌的石块、层叠的山石意象,隐喻了南海古老的采石文化,巧妙实现了自然与艺术、历史与现代的统一,引发人们对南海历史的追忆,并产生强烈的本土文化认同感。
全馆主体建筑有三层,第一层是大堂、设备房和临时展厅。第二层为办公区,包含业务科室和科研管理室,第三层为陈列展览区。馆内常设展厅共七个,展览有《南海记忆》《南海群英》《馆藏书画》《广府风情》《樵山石——解码南海博物馆建筑》《石景宜珍藏展》《书礼传家——石景宜家风传承事迹展》,展厅面积共约3700平方米。
2021年5月,馆内开设“南海有礼”文创空间,包括位于负一层次门厅的纪念品商店(面积约60㎡)、位于一层石景宜博士博物馆大堂与次门厅连廊的休闲区(面积约140㎡)和位于二层《馆藏书画》展厅前的阅读区(面积约120㎡),总面积共约320㎡,用于展示和经营文化创意产品。目前已设计开发300多款具有南海历史文化特色和南海文博元素的文创产品,如人文龙功夫狮系列、古韵风情系列、康言康语系列、南海珍宝系列、南海群英系列、独占鳌头系列、鸳鸯和鸣系列、南海窑陶瓷纹样系列等等。目前已取得版权登记证255件,商标证书41份。“南海有礼”文创产品已入驻康有为博物馆、一锥书屋、西樵山九龙岩文创店、西樵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佛山市版权中心等多家场馆文创店展示销售,并开拓了微信小程序、银联商城、淘宝等线上展销渠道。“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入选“2021年度中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案例”。2022年,“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入选“第九届中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优秀案例”。2023年,“南海有礼”“武韵南海”——茶具文创产品荣获2022年至2023年度“广东博物馆十大文创精品奖”。2023年12月荣获2023第三届四川省(德阳)文创交易博览会“优秀展览奖”。2024年3月“南海有礼”入选“岭南集”联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馆藏藏品数量共10948件(套)(实际数量24759件),其中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670件(套),其余10254件(套)为一般藏品。馆藏藏品以收藏南海境内出土文物如西樵山遗址石器、汉代陶器、唐宋瓷器以及南海籍历代书画家作品为主,其中西樵山遗址石器、康有为书法与信札手稿真迹最具特色。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海区博物馆在职人员中事业人员在编数为43人,其中事业编制人数24人,辅员19人,其中文博副研究馆员2人,文博馆员12人,文博助理馆员9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1人,其他系列中级专技人员9人。在职人员中研究生学历8人,大学本科学历34人,专科学历1人。博物馆内分设综合部(含保卫部、安防信息中心)、馆藏研究部(含文保中心)、陈列宣教部、非遗保护部、康有为博物馆管理处等职能部门。
南海区博物馆还负责石景宜博士博物馆、陈启沅纪念馆、康有为博物馆的日常开放管理工作。
石景宜博士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樵山南门入口处东侧,与南海博物馆组合为一体。其中,石景宜博士博物馆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位于一层和二层,主要功能分区有:门厅、展厅、庭院园林、文物库房、主机房和办公区。展厅常设《石景宜珍藏展》《书礼传家——石景宜家风传承事迹展》,位于一层和二层。该博物馆于2010年1月16日动工兴建,2011年6月22日主体建筑封顶,2014年3月28日对外开放。《石景宜珍藏展》主要通过展示石景宜珍藏,宣传石景宜爱国爱乡、赠书报国的不平凡一生。展览树立现代化的展示理念,展示手段突破传统的文字图片加说明的做法,通过实物、图表、绘画、电视片、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展陈手段的综合运用,展示石景宜博士的珍藏。展览内容分“赠书报国”、“石景宜博士珍藏”两大部分,“赠书报国”部分展示了石景宜博士作为“开启两岸文化交流第一人”、“功在文化的人杰”、“文化书史”的历史业绩;“石景宜博士珍藏”部分共分“国宝贝叶经”、“当代书法艺术精品”、“工艺奇葩”三个单元,展示了石景宜博士毕生收藏的丰富的文化艺术珍品。《书礼传家——石景宜家风传承事迹展》展示了石景宜博士的家人传承石氏优良家风,发扬石景宜“文化书使”的精神,继续开展“赠书报国”“书画传情”“慈善助学”等公益活动事迹。
陈启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绮亭陈公祠内。绮亭陈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2002年维修,坐东南向西北。广三路,中路三间二进。头门为集会议事之用,后堂供奉先人,中间置一雕花灰色云石神楼,雕工精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纪念馆内设有《陈启沅生平史迹展览》,展现了陈启沅爱国爱乡、造福乡梓的一生。2002年绮亭陈公祠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陈启沅纪念馆列为佛山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康有为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包括康有为故居、康有为博物馆、南海会馆等建筑群。康有为故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原名“延香老屋”,是一座清代三间两廊硬山顶镬耳屋建筑,建筑面积约81平方米。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此。在苏村,康有为博览群书,度过了他一生中重要的青少年阶段。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是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康有为博物馆是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党校现场教学点、中共丹灶镇委员会党校现场教学点。康有为博物馆是为纪念中国近代著名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而建的名人馆。2014年6月动工兴建,2018年3月落成。建筑共有两层,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馆内设有《康有为生平展》。南海会馆与新建的康有为博物馆相邻,西临银河涌,2014年6月动工兴建,2018年3月落成,占地面积约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以北京南海会馆为蓝本仿建而成,坐西朝东,并列四组院落,再现了北京南海会馆风貌。南海会馆内设有《北京南海会馆展览》《南海科举名人展览》两个基本陈列。康有为纪念馆内设有《碑帖融合 康体之光——馆藏康有为书法手稿图片展》和《永恒的师生情——康有为与梁启超图片展》。